– 皮革行業用語 –

 

 

皮革業在香港已有好多年歷史, 在1842年香港島成為英國殖民地第1年之時, 英國政府曾在香港島進行過簡單的人口普查, 共約8200名居住在「女皇城」(Queen’s Town)的城市人口當中, 就有2家店共17名皮革匠 (英文原文是Tanners), 亦有5家店共28名鞋匠 (英文原文是Shoesmakers)。而且資料並未計算在當時還是清朝的九龍及新界地區。

我們亦可從昔日舊相片中可以看到一些二戰前在香港進行皮革貿易的商號, 作為華洋共處, 又是一個重要的貿易港口, 在這香港皮革業百年的發展中, 很多西方引進的行內專業用語亦得到翻譯, 從從事幾十年皮革貿易的前輩中, 令我們可以認識帶有香港本土味道的皮革業用語。

近年, 因為DIY手作皮具的興起, 令行業外的大眾都對皮革有更深的認識, 然而, 坊間上大多皮革店的用語跟香港傳統皮革業用語有著頗大的分別, 因為是市面上可以看到的皮革入門書籍主要都是日本人寫成, 並經由台灣出版商翻譯成中文出版, 因而用字上跟香港有很大的出入, 在此, 通力皮革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香港皮革用語跟台灣/日本用語的分別, 特意把最常見的幾個分別簡單地寫成以下文章作出比較, 令大眾更易明白。

(下面兩張相片是拍攝於90年代中後期的通力皮革辦公室及魯迪集團來香港皮革展覽會的情況)

 

 


Vegetable Tanned Leather:
香港稱之為「樹膏皮」 (或有寫成樹羔皮)
台灣稱之為「植鞣革」
日本稱之為「植物タンニン鞣し」(植物單寧鞣製的)

Grain
香港稱之為「青面/皮青」(也有用「菁」一字)
台灣/日本稱之為「銀面」

Shoulder (切割方式)
香港稱之為「頸」, 並按照傳統意大利對牛皮切割的方式, 細分為Square Shoulder的「方形頸」(無腩位)及Front Shoulder的「前頸」(帶部份腩位), 主因是頸部上明顯的Neck Mark (頸紋), 亦因中國傳統將牛肉切割的Shoulder位置稱為頸部, 然而現今坊間多按著台灣的翻譯法稱為「肩」, 並以切割成Front Shoulder (前頸)形狀稱之為Double Shoulder (雙肩), 一般在意大利, Front Shoulder/ Double Shoulder並非主流材料, 因為形狀及厚度不均, 反而主要使用的位置是前頸下方的Culatta, 並多為國際大品牌所採用作手袋的主料。詳見另一文章: 牛皮革切割方式

Belly (切割方式)
香港稱之為「腩條」
台灣稱之為「肚邊」

Whole Hide (切割方式)
香港稱之為「全張/整張」,
台灣稱之為「全裁」
日本稱之為「丸皮」

Side Leather (切割方式)
香港稱之為「開邊」
台灣/日本稱之為「半裁」

Butt/ Double Butt (切割方式)
香港稱之為「皮心」(孖心),
台灣稱之為「肩背」(雙肩背)
日本稱「しり」(背後)

Oil Leather/ Pull-up Leather
香港稱之為「油皮」,
台灣稱之為「塗油革」
日本稱「オイル レザー」(油皮的日文拼音)

Suede
香港稱之為「猄皮/麖皮」
台灣稱之為「起毛革」
日本稱「起毛革スエード」

Nubuk/ Nubuck
香港稱之為「磨砂皮」
台灣稱之為「絨面皮/ 磨面皮」
日本稱「起毛革ヌバック」

Shell Cordovan
香港稱之為「馬臀皮」(也有用廣東話稱之為「馬Pat Pat皮」「馬籮友皮」「馬屁股皮」等)
台灣稱之為「馬臀革」
日本稱「コードバン」(就是Cordovan片假名, 但最尾發音成了Ban因日文沒有此音)

 

 


2016-new-tunenic02